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信息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
(二)专业类别
信息技术
(三)专业代码
710201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领域,培养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管理与维护、软件的使用与开发、网络的组建与管理知识及相应文化素养,具备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能力、网络建设与管理能力,能胜任计算机操作员岗位工作,并具备向计算机维修工、多媒体制作员和网络管理员等相关岗位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2、培养规格
(一) 德育与通识教育要求
1.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遵纪守法精神。
2.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特别要具备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3.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具有文档处理、网络应用、信息安全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2.具备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3.具备一定的新知识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自省、自控、抗挫等社会能力。
4.掌握常用办公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等)及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具备办公自动化的能力。
5.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安装方法等知识,具备DIY计算机的能力。
6.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及产生原因的知识,具备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分析、检测、排除等维修能力。
7.掌握网络布线、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等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及常用网络故障的排除能力。
8.掌握图像处理软件中选区、图层、路径、通道、蒙版、滤镜等知识,具备对图像编辑处理、艺术构思及鉴赏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名 称 | 等级 | 颁证单位 | 性质 (必考/选考) |
计算机操作员 | 中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必考 |
网络管理员 | 中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选考 |
计算机维修工 | 中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选考 |
多媒体制作员 | 中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选考 |
五、职业面向
(一)就业面向
面向IT企业、大众传媒公司、党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对应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络搭建与管理、动漫制作、影视后期处理等工作岗位,从事办公助理、硬件维修、设备调试、网络布线、网络搭建、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岗位面向
初次就业岗位:办公助理员、平面设计制作员、多媒体制作员、计算机装调工、网络管理员等。
发展岗位:平面设计师、网站设计制作员、计算机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
拓展岗位:技术总监、数据库系统工程师、IT业务经理等。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办公助理 | 办公自动化 | 1.了解不同平台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使用; 2.掌握主流办公软件的使用; 3.具有文档处理、资料整理的能力。 |
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 | 1. 具有主流办公设备产品的选用能力; 2. 能够熟练使用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 3. 具备常用办公设备的维护技能; 4. 具有常见办公设备的基本维修能力。 |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 硬件组装 | 1. 掌握计算机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2.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计算机硬件的选购; 3.能够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调试; 4.能够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 5.能够正确安装相关的计算机软件。 |
系统优化和测试 | 1.具有计算机系统检测的能力; 2.能够选用测试与维护工具; 3.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过程中基本工具与专用工具的使用; 4.具备常见硬件的测试能力。 | |
故障的处理 | 1.具有计算机外围产品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 2. 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的使用; 3. 熟悉电子产品相关技术标准,具有整机测试能力; 4.具有产品服务意识; 5.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 |
网络搭建与管理 | 网络组建 |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2.能够组建计算机网络; 3.能够对对网络进行维护和优化; 4.能够熟练配置网络相关设备; 5.能够进行规范的网络综合布线。 |
网络管理 |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2.能够熟练安装、维护网络操作系统; 3.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 4.能够应对一般的网络攻击。 | |
网络布线 | 1.具有布线图的认知能力; 2.具备网络系统设备的安装能力; 3.具有综合布线能力; 4.具有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能力; 5.熟悉模块压接、配线架安装、配线、跳线与扎线、随工测试等施工技术。 | |
网络设备检修 |
3.能观察网络的运行状况,及时预测网络通信质量; 4.能使用路由器诊断命令、网络管理工具和其他故障诊断工具,对网络进行诊断; 5.能熟悉网卡的工作原理,能对不同类型的网卡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 |
网站管理 | 小型网站建设及网页设计 | 1. 能使用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制作静态网页,并能设计编写后台代码; 2. 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网页的制作; 3.能够对网站规划、建设与维护。 |
网站美工 | 1. 具有一定的美工基础知识; 2. 能够熟练地使用图形图像制作处理软件; 3. 能够渲染网页元素。 | |
网站建设 | 网页设计 | 1.能根据企业的需求向浏览者提供信息(包括产品、服务、理念、文化); 2.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把握客户的宣传重点; 3.能够进行页面美化设计,起到完美的企业宣传作用; 4.能够提升客户(企业)的互联网品牌的形象。 |
网站制作 | 1.能够让用户界面美观,流畅,用户可以快速高效的找到需要的信息; 2.能够明确目标用户,并且满足目标用户的信息需求; 3.能够使用增加代码来拓展所制作网站的功能; 4.能够满足客户的制作需求,并且根据客户的要求做到随时更改网站内容。 |
六、课程体系
1.构建课程体系
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委员会,制定课程体系开发、反馈及更新制度。
一是充实课程体系开发团队,从山东中印环球软件公司、山东潍科软件公司、联想集团等企业吸收5名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资深专家,充实课程体系开发团队。
二是按照“课岗融合、做学合一”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化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制定《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计算机专业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术实训为主,增设拓宽知识及适应市场和技术进步的相关课程。
三是课程内容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分析各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实时引入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基础课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将企业实际的开发、应用、维护任务移植到课程中,教学设计按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70%以上。
2.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能方向课程、选修课程、专门化实训、顶岗实习等。
各类课程所占比例:
课程类型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技能方向课 | 选修课 | 专门化实训 | 顶岗实习 |
课时数 | 939 | 763 | 654 | 314 | (180) | 600 |
所占比例 | 28.5% | 23.1% | 19.8% | 9.6% | (5.5%) | 18.2% |
3.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1、德育(142学时,8学分)
德育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初步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与创业的准备。
2、语文(177学时,10学分)
语文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现代文阅读与欣赏训练、文言文阅读与欣赏训练、实用文体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信息搜集整理与运用能力训练。注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为计算机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提供基本语言的支持,加强语文实践,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英语(124学时,7学分)
英语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听懂英语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同时结合计算机专业要求,渗透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计算机职业场景中的应用能力。
4、数学(177学时,10学分)
数学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体育与健康(178学时,10学分)
体育与健康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应对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计算机应用基础(70学时,4学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计算机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方法,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掌握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7、公共艺术(35学时,2学分)
公共艺术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艺术欣赏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1、常用办公软件(51学时,3学分)
常用办公软件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以及演示文稿软件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因特网的基本应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现代化办公软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以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奠定基础。
2、常用工具软件(72学时,4学分)
常用工具软件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系统工具软件、图形图片处理软件、音视频软件、网络工具软件等常用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特点及基本操作并能灵活运用,学会运用常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文字录入(34学时,2学分)
文字录入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各种中英文录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法,能熟练掌握中英文盲打技术和五笔字型输入法,并能从事文字录入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处理办公事务、文字排版的基本技能。
4、数据库应用(90学时,5学分)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查询、窗体的设计与使用、报表的设计与使用、宏及模块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熟悉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能够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从而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5、计算机网络基础(108学时,6学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协议ISO/OSI、TCP/IP、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与In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图形图像处理(108学时,6学分)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平面设计的颜色模式理论、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设计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色彩理论,掌握各种工具和滤镜的使用方法,学会滤镜、通道、路径和蒙版等工具的处理技巧,学会运用各种技术处理实际项目,能进行一定的创意设计。
7、网页设计与制作(90学时,5学分)
网页制作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使学生了解网站设计和发布的流程,能熟练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进行中小型网站的设计、制作与维护,具备运用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进行简单动态网站设计与编辑的能力。
(8)程序设计基础(108学时,6学分)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类 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发布的业务流程,掌握可视化程序界面设计、数据库连接、 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等编程方法,能使用编程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程序
(9)计算机组装与维修(102学时,6学分)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各部件的类型、性能和组成以及系统设置、调试、优化升级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相互联系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组装微型计算机,学会常用的维修、维护方法。
3.专业技能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
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
(1)影视后期制作(192学时,11学分)
影视后期制作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主要学习音视频信息的捕获、剪辑、合成,能进行配音、配乐、字幕、特技等的后期制作,能够为从事网站开发与管理工作加工处理音视频素材,能为企事业单位制作宣传片。
(2)电脑美术(90学时,5学分)
电脑美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美术常识、色彩与构图的原理与属性、色彩与构图的表现方法等,使学生熟悉不同风格设计思路所表达的心理与情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表现的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力,为动漫的设计制作奠定美学基础。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
(1)电脑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80学时,10学分)
电脑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学习电脑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应用软件故障、网络故障及笔记本软硬件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使学生了解电脑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掌握各种电脑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能够对电脑进行系统的优化与维护、数据恢复等。
(2)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与维护(162学时,9学分)
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的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各种外部设备的使用与日常维护(打印机、复印机、一般网络设备等),通过系统的课堂讲授与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基本理论,并能够熟练进行使用和维护。
(3)电脑芯片级维修(144学时,8学分)
电脑芯片级维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胜任硬件维修的工作,掌握常见的芯片级维修工具的使用,能够进行电路的分析和检测、能够对主板、板卡和接口进行检测和维修,能够恢复各种软、硬故障引起的数据丢失,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
网络搭建与管理方向:
(1)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80学时,10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掌握活动目录、DNS、DHCP、FTP、Web、电子邮件等常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了解Linux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管理。
(2)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62学时,9学分)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方法,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会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3)网络综合布线技术(144学时,8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搭建与管理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的结构,学会在实际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测试、组织验收和鉴定。
4.任意选修课程设置及要求
任意选修课分为公共基础类选修课、专业技能类选修课二个模块。
(1) 公共基础类选修课模块由《安全与环境》、《心理健康》、《礼仪规范》、《普通话口语交际》四门课程组成,占6个学分,需107个学时,分4个学期开设。
(2) 专业技能类选修课模块由《办公软件高级应用》、《AutoCAD》、《程序设计》、《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网络安全技术》五门课组成,占12个学分,需207个学时,分5个学期开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教学模式
(1)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本专业教学特点,第四学年按专业方向安排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及教学实习,第六学期安排企业顶岗实习。
(2)学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就业岗位需要以及目前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就业情况,设置3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和网络搭建与管理方向。学生可按本专业设置的特色方向,选择某一方向的课程项目进行训练。
(3)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室建在机房,把企业引入学校”,形成“课堂与岗位”、“教学与实训”相互融合的培养平台,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工作项目,实现课堂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让学生切实体验工作流程,实现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零过渡”,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零转变”。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按照学校“四六三”教学改革分组模式将学生分小组,做好人员分工。教师示范与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惑、指导相结合,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5)建设计算机专业特色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环境氛围。
(6)逐步建设全真性职场教学环境,根据教学要求新建网络实训室并不断完善已有实训室。合理设计校内实训室的人文环境、工位配置、操作规程和标准、人员配置以及环保规范等,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搭建理实一体化职场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实验实习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隙对接。
(7)建立学校、合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多方互动评价机制,形成多元主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准员工化”、分级分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突出技能和规范标准化及熟练化的考核。
2.教学时间安排
学期 | 教学实训 (理实一体) | 复习考试 | 入学教育 及军训 | 顶岗实习 | 机 动 | 假期 | 全年周数 |
一 | 17 | 2 | 1 |
| 1 | 10 | 52 |
二 | 18 | 2 |
|
| 1 | ||
三 | 18 | 2 |
|
| 1 | 10 | 52 |
四 | 18 | 2 |
|
| 1 | ||
五 | 18 | 2 |
|
| 1 | 4 | 46 |
六 |
|
|
| 20 | 1 | ||
总计周数 | 89 | 10 | 1 | 20 | 6 | 30 | 150 |
3.授课计划安排(样表)
课程 类别 | 序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各学期周学时安排 | 占总 学时 比例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 周 | 20 周 | ||||||||
公共 基础 课 | 必 修 | 1 | 德育 | 142 | 8 | 2 | 2 | 2 | 2 |
|
| 28.5 | |
2 | 语文 | 177 | 10 | 3 | 3 | 2 | 2 |
|
| ||||
3 | 数学 | 177 | 10 | 3 | 3 | 2 | 2 |
|
| ||||
4 | 英语 | 124 | 7 | 2 | 2 | 2 | 1 |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70 | 4 | 2 | 2 |
|
|
|
| ||||
6 | 体育与健康 | 178 | 10 | 2 | 2 | 2 | 2 | 2 |
| ||||
7 | 公共艺术 | 35 | 2 | 1 | 1 |
|
|
|
| ||||
选 修 | 1 | 礼仪规范 | 17 | 1 | 1 |
|
|
|
|
| 3.2 | ||
2 | 普通话口语交际 | 18 | 1 |
| 1 |
|
|
|
| ||||
3 | 心理健康 | 36 | 2 |
|
| 2 |
|
|
| ||||
4 | 安全与环境 | 36 | 2 |
|
|
| 2 |
|
| ||||
专 业 技 能 课
| 专业 基础 课 | 1 | 常用办公软件 | 51 | 3 | 3 |
|
|
|
|
| 23.1 | |
2 | 文字录入 | 34 | 2 | 2 |
|
|
|
|
| ||||
3 | 常用工具软件 | 72 | 4 |
| 4 |
|
|
|
| ||||
4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 102 | 6 | 6 |
|
|
|
|
| ||||
5 | 程序设计基础 | 108 | 6 |
| 3 | 3 |
|
|
| ||||
6 | 数据库应用 | 90 | 5 |
| 5 |
|
|
|
| ||||
7 | 图形图像 | 108 | 6 |
|
| 6 |
|
|
| ||||
8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90 | 5 |
|
|
| 5 |
|
| ||||
9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108 | 6 |
|
| 6 |
|
|
| ||||
技 能 方 向 课 |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 1 | 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 | 204 | 11 |
|
|
| 6 | 8(12周) |
| 19.8 | |
2 | 影视后期制作 | 192 | 11 |
|
|
|
| 16(12周) |
| ||||
3 | 电脑美术 | 90 | 5 |
|
|
| 5 |
|
| ||||
4 | 动谩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 | 168 | 10 |
|
|
|
| 6周 |
|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向 | 1 | 电脑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 180 | 10 |
|
|
| 6 | 6(12周 |
| 19.8 | ||
2 | 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与维护 | 162 | 9 |
|
|
| 5 | 6(12周 |
| ||||
3 | 电脑芯片级维修 | 144 | 8 |
|
|
|
| 12(12周) |
| ||||
4 | 维修综合实训 | 168 | 10 |
|
|
|
| 6周 |
| ||||
网络搭建与管理方向 | 1 |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 180 | 10 |
|
|
| 6 | 6(12周) |
| 19.8 | ||
2 | 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 162 | 9 |
|
|
| 5 | 6(12周) |
| ||||
3 |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 144 | 8 |
|
|
|
| 12(12周) |
| ||||
4 | 网络硬件连接实训 | 84 | 5 |
|
|
|
| 3周 |
| ||||
5 | 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实训 | 84 | 5 |
|
|
|
| 3周 |
| ||||
选修课 | 1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 51 | 3 | 3 |
|
|
|
|
| 6.3 | ||
2 | AutoCAD | 36 | 2 |
| 2 |
|
|
|
| ||||
3 | 高级程序设计 | 36 | 2 |
|
|
| 2 |
|
| ||||
4 | 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 | 36 | 2 |
|
| 2 |
|
|
| ||||
5 | 网络安全技术 | 48 | 3 |
|
|
|
| 4(12周) |
| ||||
顶岗实习 | 600 | 30 |
|
|
|
|
| 30 | 18.2 |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30 | 2 | 1周 |
|
|
|
|
| 0.91 | ||||
周学时及学分合计 | 30 | 183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100 | ||||
总学时 | 3300 |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人,中级6人,高、中、初职称比例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双师比例81.8%。专任教师每年至少一个月以上在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参与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以保证教师职业能力与时俱进。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与企业之间人员的联系。专任教师被企业正式招聘进入公司培训部任培训师,同时,从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经过学校审核和正式聘用,成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师傅。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双方人员之间的互聘互用。
(二)教学设施
我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面积达1600平米,多个实训室可以完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实训室已满足本专业基本的教学要求,最大限度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实训教学管理中,注重优化实训教学细节,注重专业文化引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校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能进行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至少一个工种的实训教学。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各实训室都有专人具体负责,包括管理和维护本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实训教学考核标准和办法,制定相应工种的实训教学流程和规范等。
(三)教学资源
开发校本教程,引进引入先进的职业标准。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益,大量新技术、新规范最先在企业得到研究和应用,因此,本专业在选用出版社正式出版教材外,配套使用微软及1+X的职业标准教辅资料,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市场更好的接轨。
(四)教学方法
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及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利用实训室、计算机机房等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方法的实施。
综合课程安排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校内综合实训、校外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实习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介绍职业岗位职责及操作要求,学生通过指导教师讲解及演示掌握跟岗及顶岗实习操作要点,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由易到难的实践操作。
(五)学习评价
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评价,重视真实的教学情景,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覆盖应用的评价主体,不仅重视终结性评价,同时重视过程性评价。
1.构建过程评价为主体的学业评价体系
加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考核内容主要从学生课堂表现、出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试(月考),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学业成绩=课堂表现*60%+学生成绩*40%,其中,学生成绩=纪律*20%+平时作业*20%+测试(月考)*20%+期末考试*40%。学生学业综合成绩必须每期单科达到60分及以上,不及格者需进行补考,否则不予毕业。
2.构建“以企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实训评价体系
计算机应用专业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由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生产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每学期累计1周及以上且成绩为60及以上为合格,在企业顶岗实习累计3个月及以上且成绩为60及以上为合格,方可申报毕业。
(6)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目标
质量管理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指导、控制,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找出解决或改进教学的路线和方法:进行教学质量控制,依据分析结果,实施改进措施,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培养合格人才。
2.质量管理机构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科、教学部、学生科、招生就业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成员的质量管理机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实现教学质量管理。
组长:校长,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副组长:教学副校长,主抓质量管理工作。
组员:教务科、教学部、学生科、招生就业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专职人员。
3.质量管理内容
(1)教学文件管理
①由专业部编制分学期或分阶段的教学进程或实施计划,落实每学期课程及教学任务,教务科审定后实施。
②由专业部或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单项教学环节组织计划,入学与毕业教育计划、实习计划、社会实践计划等。
③由专业部编写课程简介及课程相关要求。
(2)教学过程管理
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教务科、教学部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如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作品)、听课、评课、考试、考核评价、教研活动、举办学生座谈会等。
(3)教学质量管理
按照教学进程总体安排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管控。按照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完成目标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全部合格。
2.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3.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