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防暴恐袭击应急避险演练方案》。方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演练流程和注意事项,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相关内容,确保每个人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同时,对演练所需的防暴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为演练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4月21日演练当天,模拟“暴恐分子”强行闯入校园的场景。学校安保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立即拉响警报,并手持防暴盾牌、钢叉等器械,迅速冲向“暴恐分子”,对其进行围堵和控制。与此同时,校园广播通知全体师生立即进入应急避险状态。教室内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关闭门窗,用桌椅等重物抵住门,带领学生躲在教室角落,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暴露目标。整个避险过程紧张有序,师生们反应迅速,展现出良好的应急素养。
(二)快速响应,有序撤离
随着紧急疏散信号响起,各班级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学生们用手或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前行,快速而安静地向操场指定区域疏散。在疏散过程中,师生们严格遵守演练要求,没有出现推搡、喧哗等现象。全校师生仅用3分钟就全部安全疏散到指定地点,并迅速清点人数,向演练总指挥报告。
演练结束后,学校对疏散演练进行全面总结。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部分学生疏散速度较慢、个别教师指挥不够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通过此次疏散演练,有效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师生的应急逃生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演练结束后,学校领导对此次应急避险演练进行总结。肯定了师生和安保人员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了学校应对突发暴恐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确保疏散演练安全、高效进行,学校提前对疏散路线、各班级集合区域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在楼梯口、走廊等关键位置安排专人值守,负责引导学生有序疏散,防止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